不理性的選民很好拉攏,但對於一個成熟的社會而言卻不會是多數。
這是韓國瑜失敗的第一步,亦或是說是他註定失敗的原因。
為了拉攏不理性選民,砲火全開,各種抹黑、各種歧視言語、各種謾罵、各種造謠與嘲諷通通出來,的確成功的拉攏到不少不理性的選民成為了他的鐵粉,但也因為這樣的行為讓理性選民更加的討厭他,討厭的程度甚至連某些理性的國民黨死忠支持者都投不下他這一票。
接著,看到國民黨近年來與共產黨越走越近,韓國瑜拜訪中聯會,對陸關係曖昧不定,92共識不知有什麼共識,和平條約有的沒有的樣樣來,讓韓國瑜與國民黨幾乎就成為了中共關係良好者的代名詞。加上小熊維尼對香港的助功,加深了台灣年輕對政治無感的那一輩的危機感,直接放大了國民黨在青年選票劣勢的弱點,激起了更多潛在原本可能不會出來投票的年輕人。
這是韓國瑜失敗的第二步。
再來,因為韓國瑜的選情告急,把他的唬爛程度更往上提高一級。他們也知道在年輕選民劣勢的這一塊,所以他開始把選舉變成了一場綜藝秀。政見發表會講幹話,對媒體開砲,各種脫序的行為的確吸引到一些自認為反骨、有想法的年輕選民的目光,覺得投他就是帥、覺得投他就是潮、覺得投他就是對抗暴政的做法。但這樣非正規的舉動也直接讓中間選民對他的厭惡感層級拉到了最高點。
這是韓國瑜失敗的第三步。
而最強的助攻當然就是國民黨自身,他們被韓國瑜培養出來的腥羶風格給養大了胃口,認為既然無法拉攏到中間、理性選民,那乾脆就爛到底吧,推出了賣台組合的不分區候選人名單,還把跑去對岸聽小熊維尼演講中將吳思懷給排進了不分區的立委安全名單。選舉造勢場合甚至出現了大辣辣的五星旗,國民黨三個字儼然成為了賣台黨、投共黨的指標性黨派。
最後也許成功的保送了吳思懷進立法院,但他們也撤底的輸掉了人民的信心。說是一個吳思懷毀滅了整個國民黨的整體戰局也不為過。
這也是國民黨失敗的第二步,也是直接毀掉韓國瑜選情的一大步。
而韓國瑜以及韓粉的各種脫序行為,讓理性與思考能力正常的選民開始認定他們就是群有問題的人,事實的確如此,不過誰會喜歡被人貼上有問題的標籤?所以雙方就開戰了,也讓這次總統大選台灣人民對立的程度成為了近幾年選舉中最嚴重的一次。
那我們回過頭來看,韓國瑜的對手蔡英文真的就那麼差嗎?
當然,民進黨爛的、該有的弊案也是有,各種白痴政治人物的失言、脫序也會成為國民黨的攻擊目標,那為何蔡英文還是能當選?
單從經濟面來看,2008到2012馬英九執政時期,也是台灣經濟最慘烈的時候,633政見(每年經濟成長率6%、失業率3%、國民平均年所得3萬美金)用另一種方式達標(失業率6%、3%經濟成長與國民平均年所得3萬人民幣)。
其他數據我懶得查,單就股市成交量來看,從阿扁2008卸任時的1777億,到馬英九2016卸任時的601億,8年來整整萎縮了66%的成交量,也是台灣經濟正式勢微的核心問題。更別提他在執政的8年內台灣的股市完全沒站上過萬點一次。
而蔡英文上任後,從2017年股市上萬點到現在都還沒跌破萬點,前陣子(2019/12/11)還拉到歷史新高11700點,幾乎接近12000點,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而在2017年甚至創下了馬英九任內8年任一年都要高的GDP成長487億美金。
所以單純就投資客的吸引力來看,蔡英文明顯強過韓國瑜太多。
面對一個只會製造對立,炒作民粹的候選人,真心覺得輸了剛好。但也因為這樣讓社會充滿了對立與紛爭,搞的選舉不再是為了選賢與能,而是成為了智力測驗的考場,實在令人不勝唏噓啊。
還好,選舉結束了。該勝選的那一方勝利了。
也希望韓國瑜好好的回到高雄市當好市長的本份,然後在2020年5月成功被罷免還給高雄人一個清白。
以上,簡單和大家分享一下,感謝各位